为进一步端正农村的党风、社风、民风,近日,大荔县特别制定了《关于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移风易俗操办农村婚丧喜庆事宜的意见》,通过11项“控制”措施,遏制广大农村婚丧嫁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的现象。县创建办、文明办、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民政局联合发出《崇尚勤俭节约文明举办婚丧倡议书》,从内部制度上约束,扩大社会层面上影响,引起了全县各界群众的强烈共鸣。
人大代表白金仓、张金龙认为,经济发展之后“吃喝风、随礼风”也跟着抬了头,结婚、丧葬、过寿、生子、乔迁、升学……名目繁多,主家大操大办,浪费严重,客人忙于应酬,误工失业。不摆,怕别人说小气,其实也有追求物质满足、争得虚幻“面子”的想法;不去,面子上过不去,同时也是随大流还人情、落个近乎“里子”的做法。吃请双方都很难堪,结果是浪费了公众资财、加重了个人负担、败坏了社会风气,有的家庭还因此返贫,这与精神文明、和谐社会建设极其不融洽,必须拦头刹风、力倡节俭。
政协委员尚公正、张建升认为,一些“土豪”自认为既不受组织约束、又有经济实力,举办婚丧事为所欲为,不隆重、不高档不罢休,一家办事,全村全巷都停灶,筵席摆上好几天,鞭炮音响震破天。在城区当街搭棚,阻断交通,增加环卫工人工作量,看似面子上风光,实质上是损人不利己,没有一点积极意义,群众要求遏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提倡节俭办红白事,既避免了浪费,节省了开支,同时也是一种文明。冯村贺家洼、高明平罗党等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谁家办婚丧嫁娶事先告知理事会,理事会提前招呼好自愿帮忙的村民,买菜、搭棚、待客、迎亲或抬棺,大小杂事一一包揽,省钱又不失仪式的热闹,非常好,可以在全县推广。
全国劳动模范赵贤若认为,现在生活好了,不愁吃穿,赴宴反而成为负担,但看到整桌子的菜肴浪费怪可惜的。节俭办红白事,并不是小气吝啬,相反,它能让人去除生活中多余的枝枝蔓蔓,回归生活的本真;既把日子过得五彩缤纷,又能摒弃过度的奢华。西郊社区发挥“五老”作用,号召居民革除陋习,倡导文明、健康婚丧,有的将筵席减少一半,有的拒收一般亲朋礼金,有的缩短丧事办期,有的减少礼仪程序,不役于钱、不役于物,营造出了文明新风。
县纪委监察局负责同志认为,婚丧事大操大办的社会风气,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影响了党风、政风,背离了党的宗旨和艰苦奋斗、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要从党员领导干部抓起,坚决反对、严格监管、严肃查处;县创建办、文明办负责同志提出,要把“革除婚丧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作为文明县城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大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喜事简办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坚持不懈地正面引导,形成一种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光荣,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可耻的新风尚。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负责同志提出,要充分发挥基层群团组织作用,督促各村、社区健全完善红白理事会,动员干部职工带头以身作则,带动和影响城镇、农村树立新风,切实发挥好典型引路的作用。广电局、民政局负责同志表示,要利用好媒体平台和系统力量,公开曝光,通报批评。在群众中大力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婚丧操办方式,让文明新风尽吹同州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