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活动,2014年4月由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广电局联合开展的“出彩大荔人”评选表彰活动,经党委推荐、群众推举、实地考察、事迹展播、综合评定等程序,初步认定以下10人为“出彩大荔人”。现将他们的事迹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时间从2015年1月23日起到1月30日止。若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反映给县文明办。县文明办联系电话:3253183
大荔县文明办
2015年1月22日
出彩大荔人事迹简介
助人为乐类
王创
王创,男,1996年10月出生,朝邑镇大寨子村人,大荔县同州中学学生。雷振是王创的同班同学,又是老乡,由于身体残疾,行动不便,王创便义无反顾地肩负起背送雷振上学和照顾他生活学习的重担,一年多来从未中断。每天在校园里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清晨,王创背着雷振从学校四楼宿舍下来,又爬上五层高的教学楼。课间背着雷振去厕所,陪着雷振在教室说笑聊天,帮他打水;中午,王创买好饭返回教室陪雷振一块吃;晚上,又背起雷振爬上四楼宿舍,帮他铺好床铺。每到周末,王创要背着雷振走到车站搭车回家,下车后,还要再背20多分钟的路程将雷振安全送回家。王创说:“雷振是我最好的朋友,只要需要,我会随时出现在他面前,我愿做他最可靠的拐杖,让他时时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马益民
马益民,男,汉族,194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城关镇东郊社区居民,退休工人。他是小区里的勤杂工,夏天不顾炎热,冬天不怕严寒,维修管道、清理垃圾、种草养花样样拿手;他是县城中的园艺师,自费出资建苗圃,免费赠送万余人,为大家讲解种养知识,分享快乐;他是群众文化的传播者。他成立“同州民众乐”协会,三年多组织文艺演出500余场,文艺节目深受社区群众喜爱;他是创建工作的排头兵。组织协会开展志愿服务,带领大家发放倡议书、捡拾垃圾、文明劝导,忙碌在县城的各个角落。大家纷纷感慨地说:“老马人老心不老,就像他的名字那样,马不停蹄、老当益壮、一心为民。”仅去年一年,他在全县四大街、四大广场以及各个小区开展的义务劳动、社会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达300余次,共计1200多个小时。2012年马益民被评为“文化建设先进工作者”;2013年被评为“大荔县首届道德模范”、“十佳志愿者”。
见义勇为类
王洁蓉
王洁蓉,女,1990年5月出生,韦林镇西寨村甲1组人,山东青州第二炮兵学院学生。2012年8月18日下午4时许,王洁蓉和父亲路过大荔县洛河桥南边时目睹了一辆小轿车和一骑摩托车的老人发生激烈碰撞,眼看老人倒在地上痛苦地呻吟,头上不断有血流出来,王洁蓉急忙上前搀扶老人到路边擦血,并打电话给老人的家人。随后,王洁蓉和父亲将受伤老人送往医院,并将身上仅有的1500元钱垫交了急诊费。几个小时的手术时间,二人一直在外等候,直到老人脱离生命危险,方才离开医院。2013年在山东青州第二炮兵学院学习中成绩突出荣立三等功;同年被学校评为“十佳青年”和“优秀学员”。
诚实守信类
张晓刚
张晓刚,男,1986年2月出生,范家镇范家村人,大荔县冬枣合作社理事长、陕西天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12年他创办的大荔县设施冬枣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解决了困扰枣农的两个问题:物流和销售。合作社无偿对全县枣农进行冬枣栽培的技术咨询和服务,以达到冬枣标准化,专业化种植。合作社现有合作冬枣基地2500亩,有机示范基地300亩,面向全国市场对大荔鲜冬枣进行销售和品牌推广,销往全国性水果连锁超市和大型水果交易市场。2013年鲜枣销售量180万斤,销售额达1900万元,为大荔枣农带去福音。他和他的团队研发的“冬枣脆”系列产品,已经作为一种高端休闲食品在国内畅销,并于2013年11月获第20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奖”;冬枣深加工技术荣获大荔县科学技术创新一等奖。
孝老爱亲类
孔兰娃
孔兰娃,女,汉族,1955年6月出生,许庄镇黄家村三组人。她7年如一日,精心侍奉家里87岁的婆婆和患有脑梗并精神失常的丈夫,同时,既要经管家里的8亩果树又担当村保洁员,用微薄的工资补贴家用。她凭着自己这种执着的精神,无怨无悔的付出,换来了一个贫寒农家的和谐与幸福。她对老人的爱细致周到、无微不至。她定期给老人洗头、理发、洗澡、剪指甲、洗衣服、晾被褥,精心侍奉,从不厌烦。老人说:“我有三个儿子、儿媳,孔兰娃是我的二儿媳,她人好、心底好,我愿意跟着她,哪怕每天喝白面馍糊都行”。丈夫虽然给她帮不上一点忙都,但她从不嫌弃,始终如一的照顾着丈夫的生活起居。她用自己的所为感召着社会,用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出大贤大孝的真谛。
赵茹
赵茹,女,汉族,2000年10月出生,下寨镇初级中学学生。她是一个孤儿,小时候父亲溺水去世,母亲不堪生活的压力和悲痛远嫁他乡,从此她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在学校,她尊敬老师、关心同学,深受全校师生的好评。生活中,她有爱心,乐于助人,时常关心和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帮助班里的寄宿生值日,扫地、拖地、倒垃圾;玉树地震时,她将自己省吃俭用的零用钱全部捐出。在家里,她是爷爷奶奶的好帮手,每次吃完饭,她就主动洗碗,帮奶奶整理厨房,打扫家里的卫生,周末还要帮助爷爷下地干活。2014年被评为陕西省最美孝心少年。
敬业奉献类
李世居
李世居,男,汉族,1951年2月出生,大荔县财政局退休干部,也是一位新闻工作的追寻者。自1982年,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摄影和新闻采写工作以来,李世居担任过20余家新闻媒体的通讯员、特约记者和特约撰稿人,先后获得中省市摄影比赛130余项奖项,在各级媒体刊发宣传大荔的新闻稿件6200余篇。30多年来,他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拍摄的上万余幅作品被全国各级报刊杂志刊登,特别是病愈后的几年来,他强忍病痛,坚持采写新闻稿件,进行摄影创作,拍摄的《赢了》、《岁月》、《悠悠岁月生活中她和她》等作品获得省委宣传部2014年“百姓心声”网上互动话题图文征集一等奖、上海举办的“美的瞬间”全国艺术摄影大赛一等奖、省财政系统一等奖、爱生活·爱渭南影像记录征集活动一等奖等奖项。
杨春霞
杨春霞,女,回族,194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城关镇东大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从24岁参加工作至今,她把44年的光阴岁月奉献给社区群众。她一心扑在为民服务中,积极帮助困难居民解决廉租房、为孤寡老人找到好归宿,社区的大小事情她都写在本上、记在心里,任劳任怨,不计回报,件件办的让群众满意,为社区的各项事业辛勤工作着,让东大社区这个大家庭呈现出邻里和睦、平安和谐的景像。在她的带领下,东大社区被评为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她本人先后荣获“省五四普法教育先进个人”、“省红袖章先进个人”、“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双学双比女能手”等称号。
赵振山
赵振山,男,汉族,195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大荔县档案局业务执法股股长。该同志从事档案工作以来,连续30多年坚守工作岗位,把自己的心血、精力和青春年华都投入到了档案事业中。他勤于学习,精通业务,编写的《大荔县档案工作指南》一书,指导性强,对提升全县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担任执法股长后,工作中敢于碰硬,对光华纺织厂部分职工涂改人事档案一事提出了合理的处理意见,平息了群体上访事件,这次执法也成为我省档案系统首例实体执法。2012年他被评为渭南市档案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他被国家档案局、《中国档案报》报社评为全国“最美档案人”,被市委宣传部授予“最美渭南人”称号。
张凤跃
张凤跃,男,汉族,1965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荔县城市环卫管理局司机。50多岁的他自1999年部队转业至今,一直在大荔县城市环卫管理局从事垃圾清运工作。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平凡岗位上15年如一日尽职尽责,无怨无悔。面对城区人口的不断增多,垃圾清运工作的日益繁重,工作时间的加长,体力劳动的异常辛苦,他起早摸黑,从不喊苦喊累,每次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无一例不安全事故发生,连年被局里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2013年6月被大荔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