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服务
渭南日报:大荔王谦、沙底渡口违规收费多年
作者:[db:作者] 来源:[db:出处] 日期:2015-01-31 浏览

(《渭南日报》记者:魏宝宝 姚佩 毕云丹)

大荔是黄河、洛河和渭河三河交汇的地方,洛河从大荔县多个村庄穿流而过,当地群众过往常需摆渡,非常不便。为缓解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该县向省市申请渡改桥项目,于2009年在王谦渡口建设浮桥,2012年在沙底渡口建设浮桥,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出行。群众出行虽然方便了,可是浮桥的承包人却私自收取通行费用,直至今日。

合情合理但不合法的收费

1阿月27日上午,记者驱车经过王谦渡口时,一位老者拉着一条绳子守在渡口处,称过往车辆需交费后方可通行。观察四周,记者发现并无相关收费说明、年限及物价部门审批的收费许可证。在拉着绳子的一个树桩上方有一个盒子,放着浮桥承包人自行打印的一沓票据,其内容为:王谦渡口五元,下方为空白的年月日,票据非正式发票,也未加盖公章。  该老者介绍,除本村村民无需缴费外,过往大小车辆都要收费,小车5元,大车10元,摩托车2元,自行车1元。除按次交费外,还可办理年票,年票200多元。  随后,记者来到沙底渡口。恰逢一辆货车从沙底驶向朝邑镇方向,司机向工作人员递出10元后,绳子被放下,车辆得以通行。不久后,一辆骑着电动摩托车的年轻人从朝邑镇方向驶来,车上放着各类蔬菜,行至该处时,拿出2元钱交给看护人。仅仅几分钟,该工作人员便收取了15元。  据工作人员说,这个桥建好两年多了,收费也收了两年多,他是受雇于承包人在此收费,每天可收取200多元。  沙底村村主任王红利说,沙底渡口的浮桥是201251日开始投入使用并收费的。当年,村上通过招标形式,确定渡口承包人,承包人在渡口收费,所收费用用于渡口维护、工人工资等。对于此举,王红利自称:“合情合理但不合法。”

镇政府默认

据了解,自撤乡并镇后,沙底乡并入朝邑镇,沙底渡口是群众到朝邑镇的必经之路,否则需要绕至县城后才能到达。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过往的司机师傅。一位农用三轮车司机说:“政府建好浮桥,本是方便群众出行的。如果要收费,可以通过正常程序,设立正规的收费站,而不是私人随便拉条绳子就收费。”“平常,镇上过集会,我们骑着摩托车去镇上买东西,一来一去还得交4元的过路费。”一位刚从朝邑镇回来的夫妇说。  就渡口一事,朝邑镇政府纪检书记钱国强说,沙底、王谦渡口浮桥均是由国家投资建设,属国有资产,县交通局建设好后便由镇政府代管,因政府无精力管理渡口,便由村委会代为管理。对于过往车辆收费一事,钱国强说,镇上都知道,但从未过问,至于收费标准及所收费用的去向也不了解。  随后,钱国强带记者见到了朝邑镇镇长,该镇长称这个事情镇上领导都知道。乡镇合并时,为方便村民出行,镇上向县上申请项目建了两个浮桥,但县上建好交给镇上后,没有维护、管理的费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出现了向过桥人收费的情况。镇上曾要求收费的人到相关部门办理收费许可证,现在应该办下来了。  记者电话联系了沙底渡口承包人雷西义,雷西义称从未办理收费许可证。他还说,2012年通过村上竞标,他获得了沙底渡口的经营权,一次性承包3年,一年3万元。“竞标成功后,我一次性给村上交了9万元承包款。”雷西义在电话中说。

将督促镇政府妥善处理

15时许,记者来到大荔县交通局,有关人员介绍说,全县共7个渡口,其中王谦、沙底、育红、龙泉渡口均是通过申请渡改桥项目后,建设浮桥并已投入使用。苏村、东里及王谦另一个渡口仍需摆渡。
  对于渡口收费一事,交通局说,他们不知情,且他们只负责安全监管。当提到王谦、沙底两个渡口浮桥是否为国有资产时,相关人员说,确实属于国有资产,但这两处浮桥均已移交朝邑镇政府管理,目前局里仅负责全县境内浮桥(渡口)的安全监管;浮桥日常的维护、使用均由当地镇政府具体负责。就记者反映这一情况,局里将在做好安全监管的同时,督促镇上解决维护费用,妥善处理。
  王谦、沙底渡口已经违规收费多年,群众怨声载道。采访中,多数群众认为,浮桥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国有资产现在却成了私人挣钱的工具,这是典型地“靠侵占公共资源牟私利”。
  在记者采访调查中,朝邑镇政府对于王谦、沙底渡口私人违规收费一事知情且默许,这样的做法让人难以理解。2013年,本报曾以《大荔育红渡口违规收费近三年》为题对大荔县渡口违规收费一事曾报道过,处理结果为停止收费。然而时隔不到两年,大荔又发生王谦、沙底渡口违规收费问题,足以说明政府部门监管不力。对于浮桥为什么会承包给个人?承包后的收入是否进入财政账户或入村级账务,镇政府默许违规收费是否存在猫腻?此事后续如何处理?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